close
 《論語》裡面有總是很有意思的對話。
    「伯牛有疾,子問之,自牖執其手,曰:『亡之,命矣夫!斯人也而有斯疾也,斯人也而有斯疾也!』
    (冉伯牛有病,孔子去探望,從窗戶外面握著伯牛的手,說:「沒法度了,這是命運啊!這樣的好人竟有這樣的病,這樣的好人竟有這樣的病啊!)
       我一直記得這段故事。因為孔子老是在白髮人送黑髮人(還有子路、顏回),你看他有多感慨,似乎千古不變的莫非定律:好人不長命。
        而如果把兩個「斯」解釋成一種因果關係的意思,就完全沒有孔老夫子那種痛失英才的憐憫。
        斯是代名詞,這樣的意思。「斯人而有斯疾」,就解釋成「這樣的人才有這樣的毛病」  。
      「這樣」可以替換成任何的詞:「天天神經緊張所以你胃潰瘍」、「 總是想太多而你錯失所有的機會」、「因為不夠積極所以總是在後悔」、「某個行業做太久,喪失應該有卻沒有的情感、能力」歸納起來一切毛病都是有跡可尋,因為性格決定命運。
      想來冉伯牛大概得了某種天殺的毛病,不久就撒手人寰,我們對冉伯牛的性格已無從考證,但是隔著窗戶探病的老頭那身影,(大概是礙於輩分不能走到愛徒的病榻前)卻是令人隔了幾千年都忘不掉。
       你說,孔老夫子他是知天命的喟然長嘆嗎?看他連續說兩次的語氣並不像。
       我想起,每個禮拜喜歡看一種簡化人生到五芒星檯面的超級星光大道。主持人陶子很喜歡說的一句話,每個參賽者都有自己的課題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毛病,一個人總是低音低不下去,另一個很會唱歌的人卻找不到應該有的情感,有些聲稱要健康的減肥,種種毛病簡直渾然天成,就像是一個個 SAMPLE ,這節目唯一還蠻安慰的地方,是椎心的痛,不到自己身上。
       這樣每周採樣供人檢視,看星光大道也像是在盯著某種工程進度周報。讓人自省,人生課題,便是一階段一階段的發現,或者是一階段一階段的重複出現。
       但是重複出現太多,變成了人生的宿命,也就是斯人而有斯疾。還是很難令人寬解,寫那麼多。我仍想WORKING OUT把致病的DNA拿掉,就像解答終其一生低音低不下去,到底該怎麼辦才好,總是要解決吧!比如說不唱低音嗎?
      這也太命運決定論了點。孔老夫子解決了嗎?沒有,他嘆氣嘆了兩聲。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○○ shiyil 的頭像
○○ shiyil

shiyi's wonderwall (日日數饅頭啦 )

○○ shiy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