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最近上夏夜,裡面有一段課文,小妹妹的夢中她變成蝴蝶,飛來飛去。
於是我就說了莊周夢蝴蝶的經典故事,
(經典之所以為經典,大柢像是電影大智若魚中的那隻魚一樣,落得說人者人恆說之的運命)
莊子太常被我拿出來話家常了,那早於兩千多年前莊子時代的到底又是誰,又被拿來當作論述裡的主角呢?
那堂課我提到班上的瞇瞇猴,他是一個眼睛很小又有點胖胖的孩子,笑起來會找不著他的眼睛。
我尋思拿他來開個玩笑,就說:
「或許我們都活在瞇瞇猴的夢裡,等到瞇瞇猴一睜開眼,我們就消失蹤影了。」
正當大家覺得這種夢境與真實,實際上一線之隔的說法,玄之又玄之時。
這時瞇瞇猴醒了,他說:「老師,那你是在指我的眼睛小嗎?」
(哈哈哈,怎麼會被他發現,好聰明的孩子)
又有一次,我們在說莊子口中的狙公之猴,這猴子很有趣,一天餵他七顆栗子,牠會覺得早上四顆晚上三顆,
比起早上三顆晚上四顆來得多。後來人家把「朝三暮四」形容成為愛變卦的人,
但實際上,根據質量不滅定律,三加四永遠等於七。
這樣一來,貪吃又算數不好的猴子,又成為大家的笑柄。
想不到,瞇瞇猴細眼一睜,悠悠的說:「你們,是在說我嗎?」
一聽到貪吃的猴子,體型胖胖的瞇瞇猴,心中大概有根無形的刺,讓他有點受傷吧。
他這樣真是超級可愛的,怎麼每次提到莊子,都會戳到他的痛處呢?
全站熱搜